文/李发模
读于小冬先生的画,是认识“人”字。是人撇捺手拿斧头劈开身心,是让人看看人之品性与时光的痕迹。撇捺又是用艺术的剪刀剪开世事,得见人之所以是人的世界真相。
人之体相,最是眼神。与身心关连的双手和双脚,双手合抱天人合一,双脚行动“翻墙”或“越狱”,画伴画家的一生,时常又被古今中外许多条款审查。所以说,做人难,做一个高品位的画家不易。于小冬先生画多西藏和新疆,教学在天津,人类灵魂是他课题的探索,也是他画意干干净净的“与时俱进”。
绘画可以“山幽林茂鸟窃语,月圆夜静风拂衣”。人于人心与人性的山光水色中,于小冬先生每至的每方水土,都像他画中的亲人。就是既表现他的经过,由艺而术。又让人感悟从起始至遥远,于食色的原点之上,看月落再日起而认自然为师,交友人文而“温故知新”。
总之,读于小冬的绘画,是人要打开心门,审美可打开情感的五个层次。是何?笔者有感而发,涂鸦几首小诗,附于后,权当学习:
艺术
艺乃天地万物之“盗”,术隐炫技则大“偷”
逾法逾理逾情逾境而不逾矩者
离形“贪”而悟约“洁”,知虚静生动“空白”
自然妙会韵意
(8).jpg)
《中华家园-藏族-大草原》油画170cm×130cm2017年
绘画
用线条把自己描绘给别人看
“但是”后面是什么?技法与色彩
言必由衷的正面也会有反面
(8).jpg)
《自画像》素描 73.4cm×52.6cm 1996年
天机
无心恰恰用,日用而不知
乃书画之天机
不为已红所障,取意互为表里
自得天工
(8).jpg)
《神湖年保玉则》素描 38cm×28cm 2018年
悟侧有吾
悟侧有吾,吾竖真心
途中添余,余行盛情
展墙容露一笑
画外意远几啼
(7).jpg)
《小僧人》油画 150cm×90cm 2016年
人物画
雨是水土的一笔收入,山水养人
心静养生,生机不浪费年华
色彩暗结珠胎,纸上人物添寿
能感动时空
画家的心血是雨,沾溉人心含苞
也是天地良知
(7).jpg)
《达迪克和奶奶》油画 90cm×70cm 2019年
应无所在
书画中的“应无所在”,是悟
是“孤帆远影”,“无边落木”
是元气一脉深情,流程云蒸霞蔚
是芸芸众生之海上
大河入海流
(6).jpg)
《次仁拉仙》油画 100cm×80cm 2006年
艺 术 家 简 介
(5).jpg)
于小冬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大主题创作艺委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1963年生于沈阳,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1984-1997曾在西藏工作十三年。
六次入选全国美展,两次分别获全国美展铜奖和优秀作品奖,四次入选“北京国际双年展”,六次获天津美展一等奖,完成国家订件“茶马古道”和“西藏和平解放”。
出版《西藏绘画风格史》、《藏传佛教绘画史》、《于小冬三堂课》、《于小冬讲速写》、《于小冬讲油画》、《于小冬素描集》。
(5).jpg)
李发模
1948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贵州省绥阳县人。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相继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作家班。曾任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文联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著名诗人。已出版诗集、散文集共60余部作品,译为多国文字,获省级以上奖20余次。长诗《呼声》获中国首届诗歌奖,被前苏联作家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里程碑”。是当前中国最有诗人气质和诗歌才情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