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志愿者最好的舞台,奉献是志愿者最美的语言。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有这样一群文化志愿者,他们活跃在文化领域,自愿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街道社区,还是在各种文化活动场地,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他们用真诚与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雷锋精神,为遵义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遵义市美术馆文化志愿者
打造亮丽的青春名片
走进遵义市美术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站,细细翻阅观众留言本,在一句句对志愿者的感谢或称赞的话语中,一丝丝温情暖意流淌开来。
2017年4月,遵义市美术馆创立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遵义市美术馆进行了三次文化志愿者招募。如今,该馆文化志愿者储备库人数已有300余人。
这支队伍队员大多是在校大学生或刚踏入社会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充满朝气活力,他们以热忱的服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通过志愿工作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美术专业的志愿者指导小朋友作画
“观众的需要是我们志愿者服务的内容,观众的满意是我们志愿者工作的动力,观众的指正是我们志愿者改进的目标。”秉承这一理念,志愿者们纷纷参与到该馆公教活动、团队讲解、展览开幕式等活动中来,服务超过10万人次。
从幼儿园小朋友到高中毕业生,从美术爱好者到国外友人,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覆盖了所有观众群体,遍布于美术馆各个角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积极为美术馆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每一项活动服务。
“这次展览中黄仁会同学为我全程讲解,让我了解了中国美术的很多种类,了解了红色遵义。我在这里向贵馆提议表扬黄仁会同学。”75岁的辛老先生在观展完毕后,在留言中高度评价了为他做引导服务的志愿者黄仁会同学。
“今天的美术馆之行,提高了孩子们欣赏美的能力。谢谢你们的团队,你们辛苦了!”来自汇川区某幼儿园的刘老师在带孩子们参观完美术馆后说道。
“为遵义服务,传递温暖笑容。”“青春是我们的名片,服务是我们志愿。”这是遵义市美术馆文化志愿者的青春宣言,在鞭策着他们进步的同时,也打响了支队伍的名片。
遵义市图书馆文化志愿者
这是成长的自我检验
8月25日下午,遵义市第五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一行8人来到市图书馆,将一叠学生们亲手写的感谢卡片送到该馆老师手中,感激他们为同学们所做的社会实践辅导,并将一面绣有“惟宏隆德情系教育”的锦旗送给市图书馆。
遵义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吸引了广大志愿者参与到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当中,不少青少年学生成为了该馆暑期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两年多来,在遵义市图书馆开展的“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中,遵义市第五中学把市图书馆作为志愿服务定点单位,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志愿实践活动。其间,在借阅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图书整理上架,掌握了如何帮助读者使用微信公众号检索图书等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
文化志愿者(左一、左二)在遵义市图书馆学习图书整理
不少同学表示,在这里不仅学习到了新知识、增强了自信心、交到了新朋友,也在挥洒汗水的同时,感悟了书香,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同学们表示,会继续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文化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是一种生活方式,奉献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让大家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
遵义市文化馆文化志愿者
这支队伍是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志愿者不同之处在于,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更强,强调公益文化艺术服务。
近日,遵义市文化馆走进新蒲新区喇叭镇,开展免费辅导广场舞活动。负责培训的舞蹈教师杨静现场为30余名爱好者进行了细致讲解,就舞步的特点、转身等细节为大家做了现场演示。
和杨静一样,遵义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既是一名文化工作者,也是一名文化志愿者。近年来,遵义市文化馆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同时,积极组织业务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免费专业业务指导,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文化志愿者(左一)在遵义市文化馆教孩子们学吉他
与此同时,遵义市文化馆还以“传承红色基因,繁荣遵义文化”为己任,于2012年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广泛吸纳有艺术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如今,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志愿者们,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为目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